武汉马拉松打开消费新场景,2.6万名跑友用脚步“丈量”城市|今日热门

2023-05-04 13:24: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实习生冯袁玥武汉报道 今年的武汉马拉松(下称“汉马”)已经落幕,简清突然收到了学校的2023年汉马优秀志愿者表彰。过去数日,她依然能清晰回想起汉马当日的骄阳、奔跑着的参赛者和热烈的呐喊声。

“我还留着当天的志愿者服装,虽然衣服上都是比赛时洒上的运动饮料,汉马带给了我太多难得的经历。”简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6日,这场数万人参与的马拉松赛事点燃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气氛。时隔三年后再次办赛,汉马热度依然不减,共有2.6万名跑友一同参与了这次比赛。

停办后重启,政府和承办方其实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来源于组织、服务、风险应对等方方面面。工作人员还需要克服间隔三年后对于办赛的陌生感,以及今年特殊的高温挑战。这背后考验的,其实是一座城市的运转和组织协调能力。

但事实上,武汉能从汉马中得到的收获则更多。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能够直接或间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疫情后国内消费市场全面恢复下,汉马的举办有效提振了武汉在体育、文旅消费领域的活力,同时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而单纯以体育竞技定义汉马则太过单一。马拉松本身并不仅是一场简单的体育赛事,汉马的举办中融入了例如江湖好汉、青年之城、山水园林等众多城市元素,既是城市品牌形象的体现,也能从中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的热度。今年的汉马,打出了“好汉归来”的口号,汉马重启之时,即是好汉归来之日。

汉马时隔三年再启航

作为国内马拉松中的后起之秀,于2016年启动办赛的汉马短短几年里已经跻身一流赛事行列。2020年和2021年,汉马已先后成为世界田径银标赛事、国际田联精英标赛事,明年还将冲击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目标。

“疫情间隔三年后重新办赛,我们知道肯定会有非常多的困难和挑战,能够恢复到这样的办赛水平、平稳完赛,其实是不容易的。”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谈及今年办赛中的难点,包波认为,一方面,汉马的举办涉及政府30多个部门,在沟通协调上存在挑战,而以往很多熟悉汉马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停赛的三年时间里已经调动或离开,大家对于办赛或多或少存在陌生感,需要磨合的时间。另一方面,比赛当日武汉迎来了30多度的高温,气温过高且选手本身身体状况不稳定,为办赛带来了风险考验。

“我们一直关注着天气预报,大概在赛前一周时,知道温度应该降不下来了,立即启动了高温预案。过往的一些马拉松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今年还专门开设了赛前的退赛机制,就是为了选手在赛前充分考虑自身情况,慎重决定是否参赛。”包波表示。

举办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需要仔细研究和打磨每一个比赛环节和细节。今年的汉马又多了一些升级,例如往年容易被跑友吐槽拥挤的中山大道和一元路赛段,今年利用分枪的形式做出调整,选手在赛程中不会出现过于拥堵的情况,体验感好了很多。

包波谈到,汉马的赛道其实相对不容易出成绩,因为桥梁多,上下坡路段会对运动员的节奏和体能造成很大考验,但今年在比赛成绩上,中国选手超越外籍选手包揽了前三名,这在马拉松赛事上是不多见的,也是今年汉马的一大亮点。

今年,中国选手何杰夺得汉马全程项目冠军,成绩2小时12分35秒。紧随其后的杨绍辉和董国建分别以2小时12分37秒和2小时12分55秒摘得银、铜牌,前三名之间差距并不大。

杨绍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直起起伏伏,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遗憾。“对我来说,输赢这回事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希望能够一直继续跑下去。”

董国建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没拿到冠军,说不遗憾是假的,毕竟这是自己一直努力的目标,但这次跑得很开心,未来会在竞争中不断进步。

办赛五届以来,精细周到的服务为汉马积攒了不少的好口碑,从赛前领物,到比赛中各环节的医疗、服务、志愿者配备,再到赛后完赛包等设置,均体现出汉马的用心。同时,今年的汉马与中国银行合作,为赛事和选手提供了参赛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俞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疫情后汉马再重启,体现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气质,汉马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成长性和美誉度的国际化赛事之一。而中国银行是“双奥银行”,与体育事业有深厚渊源,结合双方力量,能够为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有利支撑。

有不少选手称汉马为“零差评”的马拉松赛事。包波就这一点谈到,马拉松环节繁多,一些细节上的瑕疵参赛者不一定能感受到。“我们从不宣称汉马是零差评,但希望参赛者能通过我们精细、专业的服务记住汉马。”

以汉马感受城市热度

如果单纯以体育赛事来定义马拉松,则太过单一。一场马拉松赛事,是城市形象的体现,也能从中展现一座城市的热度。

包波表示,汉马并不是一场孤立的比赛,其中融入了很多城市的元素,如果仅用体育赛事来界定汉马,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赛道优美、穿江越湖是汉马突出的特色,汉马的赛道包含了武汉主要的地标性历史文化建筑,穿越东湖景区,被称作是“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这也是跑友好评最多的方面,汉马的赛道所有部分都设置在主城区和中心城区,这在国内大型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中十分少见。

在北京打工的李琪曾经在武汉大学念书,这是她毕业后第二次回武汉参加汉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李琪表示,汉马赛道的设置非常有诚意,沿途能看到长江大桥、黄鹤楼、租界旧址,当天气温很高,但跑到东湖赛段时有树荫遮蔽,明显感觉到凉爽很多。

“参加马拉松,是用脚步去丈量城市,如果设置在郊区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想把武汉这座城市最漂亮、最核心、最有历史文化的道路展现给参赛者。”包波提到。

身着蓝色统一服装的7000多名志愿者则是今年汉马中的另一道风景。包波向记者表示,从办赛第一年起,汉马就清楚认识到,志愿者不仅是工作人员,也是汉马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武汉是大学之城、青年之城,应该让前来参赛的选手感受到武汉青年的活力。

今年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次参加汉马志愿者招募。简清在2月28日下午收到了学校发出的志愿者招募信息。经过面试和分配,简清被分在了10km水站,主要任务是负责在赛道边为选手递送饮用水和功能饮料,同时为参赛者加油助威。这项工作从第一批选手经过水站开始,一直到10点多结束。

简清向记者回忆,当时现场气氛特别高涨,志愿者们都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为选手加油,一些参赛者接过饮料后会向他们道谢,或是比出点赞的手势。“这样的氛围下一点感觉不到累,递水递得更起劲了。”

今年的汉马,事实上更像是武汉全民的一场狂欢。今年的赛场上有各式各样的选手,有的穿着青蛙服装,有的带着宠物来参赛,还有“全家总动员”来参加比赛的选手,妈妈抱着孩子,爸爸在一旁推着婴儿车。而赛场上,还能看见坐在轮椅上的参赛者。

由于赛道在主城区,沿途吸引了很多观众加油呐喊,从中能够看出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同时也是武汉热情、包容的文化精神最好的展示。这从软性层面决定了一场马拉松是否能收获好的口碑,而更深层面,则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吸引力。

马拉松带动体育经济发展

一场数万人参与的大型体育赛事,能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据2019年举办上一届汉马时的评估值,当年武汉马拉松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在1.7亿元左右,间接的经济效益有3.5亿元左右。而据包波透露,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汉马预估能带来2.7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这充分说明马拉松是带动经济、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

今年,疫情后的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全面恢复,武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着力扩大内需,持续增强稳增长内生动力的首要任务。今年3月,武汉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将加快建设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此背景下,举办汉马能够起到提振体育消费活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武汉扩内需、促消费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利支撑。

今年,武汉在汉马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举办了首届体育消费周,除马拉松外,还包括体育消费博览会、体育招商大会、体育与城市发展峰会等活动。

武汉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林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设置体育消费周系列活动的考虑。汉马有近百家的服务商,在原本的采购商品和领物基础上,武汉今年将过去8000平方米的汉马展示区做大到了35000平方米,举办了体育消费博览会。同时,基于武汉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的需求,今年又设置了体育招商大会,向各地企业介绍武汉未来一段时间在体育领域的项目储备,并向全国推介。而同期举办的体育与城市发展峰会聚集了业界的专家学者,旨在研讨体育产业在城市经济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据了解,今年的体育消费周,仅在体育招商大会现场就已达成142.69亿的签约投资总额,签约项目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体育场馆建设运营、体育赛事,还包括体育科技研发项目等。

武汉市体育局副局长颜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汉马疫情后的重启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竞赛组织、社会效应、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丰收。

“今年的汉马是外地选手和外籍选手最多的一届,有近1.5万名来自外地的跑友。这些选手除参加比赛外,来到武汉游黄鹤楼、坐知音号、吃小龙虾、逛博览会,进一步拉动了地方经济,也助力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颜璠提到。

据初步测算,2021年,武汉体育产业总产出规模为640.11亿元,占全省41%;增加值为269.15亿元,占全省43.1%。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均稳步提升。2021年末,武汉市体育产业市场主体9097家。

颜璠表示,围绕建设体育强国和发展全民健身这两个国家战略,未来武汉将让体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一方面,多承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顶级赛事,特别是综合性运动会,进一步提升武汉的城市影响力。另一方面,抓好市民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组织建设,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此外,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使体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

当下,居民消费环境、消费场景不断优化、拓展,如何在现有的收入基础上让居民更多地投入体育消费?

陈林祥认为,首先应提高居民对健康、健身方面的认知水平,这是目前比较欠缺的。其次,目前传统的消费形式大家已经很熟悉,应利用机器人格斗、电竞、VR等新型消费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此外,随着消费半径的改变,应该围绕着山水园林、四季变化等推出更多消费场景,发挥更明显的带动作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