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讯!周末读好书|高分漫画原著、互联网背后之人以及藏在心底的故事

2023-06-18 10:44:45 来源: 杭州日报

《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全十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日]云田晴子

译者: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翻译组(正文) 伏怡琳(番外)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出版机构: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靠一个人是说不了落语的,人生也是。”

本书是日本漫画殿堂级奖项“手冢治虫奖”新生奖获奖获奖作品。

作为一部篇幅中等的漫画,出场人物相当精简,主要的几个角色都是落语家。虽然带个“家”字,这份职业可远没有其他“家”光鲜,落语这一日本传统曲艺形式,在社会逐渐步入现代的过程中,正慢慢凋零。这就是故事展开的背景。

与太郎,一个误入黑道的半吊子混混,不知为了什么进了监狱,在其中看到了落语家有乐亭八云的慰问演出,爱上了落语。与太郎模范出狱后无家可归,却信心满满地直奔落语演出场所——寄席,一心想拜他心中最伟大的人——八云为师。这时的八云技艺精湛,被誉为“昭和落语最后的明灯”,他眼见着落语界日渐潦倒,想带着这身技艺与落语同归于尽,但被这个身世悲惨却莫名乐天的与太郎无端打动,在职业生涯的晚期收了第一个弟子,看着讨喜。让八云失望的是,这个弟子居然真的爱落语也想学落语,无奈之下,八云只得与大弟子约法三章,娓娓道来自己的从艺经历,以及为何要与落语同归于尽……

故事就这样缓缓展开,展现了“与太郎”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向落语艺术家成长的过程。

先来解释一下这个书名——昭和,日本年号,1926.12.25—1989.1.7;元禄,日本年号,1688—1704,期间文化发展迅速,落语可能起源于其间;昭和元禄,特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落语,日本传统曲艺形式,类似单口相声,有四百余年历史,据说因段子结束前的抖(落)包袱,是最为精彩之处,必引人捧腹绝倒,故名曰落语;心中,日语单词,指为情自杀、殉情。

抛开作为设置年代背景的两个年号,题目中最要紧的,同时也是全书主题的,也就是两个词:“落语”和“心中”。

这套漫画讲述了飘萍之人的牵绊与挂怀,执着于式微之艺的决心,爱慕与死亡的纠缠。充满日式美感的友情与爱情、欢聚与离别、风雅与风骨。

这部漫画在日本出版后被改编为了动画,两部在豆瓣上都超过了9分,后来还被改编为真人版电视连续剧。

《幕后之人:社交媒体时代的内容审核》

作者:莎拉·罗伯茨

译者:罗文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出版机构: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互联网上的内容日益混乱驳杂,商业性内容审核已成为一项广泛存在、极为必要的工作。而抵御不良内容的主要屏障并非是机器算法,而是人。数以百万计的审核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评估社交平台用户上传的信息,筛选和移除色情、暴力、仇恨言论等不良内容。出于各种原因,这个行业长期游离于社会关注之外,从事相关工作的审核员群体也不被大众所知。

近日,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万有引力”书系新书——《幕后之人:社交媒体时代的内容审核》。作者对商业性内容审核这一行业进行了充分的社会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莎拉·罗伯茨于2010-2018年间访谈了许多离职及在职的商业性内容审核员。

她基于对从硅谷到菲律宾、专业审核公司和主要社交媒体的一线员工的采访,对这个不被人所知的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考察了互联网商业性内容审核工作的不同类型(短期合同工、专业公司、外包、零工),揭示了审核员们的社会待遇、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职业发展等,并针对内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政策争议、犯罪制止、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本书对于互联网内容审核员这一“幕后之人”群体的揭示性调查,不仅对商业互联网的现实做出了独到的描述,还提供了对数字时代全球化劳动力未来的洞察。

她在书中写道——

在美国,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初,就有人将它用于通信和社交。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在1969年就通过阿帕网(ARPANET,互联网的前身,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不过结果是系统崩溃。阿帕网发展成了互联网,一些有影响力的带有实验性质的新型社交空间也作为计算和连通性技术革命的一部分而发展起来。这些基于文本的空间有着像密码一样的奇特缩写,比如MOO、MUD、BBS。后来,电子邮件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一度成为互联网上大部分数据的传输途径。还有一些人在新闻组(Usenet)里分享时事、讨论政治、谈论喜爱的音乐或者传播色情内容。这些都是某种形式的在线社群,它们早在Facebook创始人出生多年以前,就已经将不同的计算机用户连接了起来。

互联网诞生的头十年,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并不多(那时候大部分计算机甚至都不是个人电脑),能够接触到新兴互联网的人大多在高校和研发机构,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和北欧。尽管这些早期用户的背景看起来基本相似,但他们仍然在网络上争吵不休。政治、宗教、各种社会议题的争论,连篇累牍的讨论,羞辱、挑衅和谩骂的言辞都屡见不鲜——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为这些网络现象而头疼不已。

在很多早期网络社交空间里,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培养、增强社群认同感,用户们往往会自行制定规则、指南、行为规范和其他自治、管理的形式。他们会选定自己或其他用户作为超级管理员,从社交和技术两方面执行这些规范。简而言之,用户的行为和内容在这些空间里会受到审核。

了解这一背景之后,读者应当知道,互联网在当下的治理、监控和干预色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厚,互联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承载了更多以商品性质流通的信息。本书所介绍的商业性内容审核员,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互联网已经成长为全球性的商业和经济领域的庞然大物,商业性内容审核也随之萌芽、扩大、变得不可或缺。过去20年,我亲身体会了这种变化,而这种变化对我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告别的夜晚》

作者:王瑢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出版机构:KEY-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直到离世都不相信自己病重的父亲;丈夫消失后,在房内不停挖地道的“疯女人”;从敬老院溜出,只为了给家人做一碗“过水面”的老人……

平凡的生活往往更能呈现人生的本质,书写本身也是对自我的更新。新上市的青年作家王瑢的中短篇小说集《告别的夜晚》中,就收录了七篇讲述普通人生命暗流的故事。在这些小说中,王瑢潜入日常生活,用诗化的语言,再现了掩藏在平静生活之下的风暴。

王瑢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食事绘》,长篇非虚构《薪火》,诗集《敲门的影子》,散文集《光影流瀑》等,《告别的夜晚》收录的七篇小说创作于2017至2021年之间。

在写同名小说《告别的夜晚》之前,王瑢从未想过写了十年散文、诗歌和纪实文学的自己,也可以写虚构的故事。她在序言中坦言,父亲病逝对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夜不能寐,恐惧黑暗却不愿见人。她让电视机从早到晚开着,却戴着耳机隔绝外界的噪音。

失去至亲的悲痛逼迫王瑢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回望过去的记忆。父亲的逝去让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消失”的恐惧——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原先拥有的一切,连同我们的肉身都会成为虚妄。恐惧与孤独催生了书写的欲望,当王瑢敲完最后一个字,逝去的生活也借以文学的方式留存了下来。

写散文和诗歌的经历影响了王瑢的小说创作。评论家薛舒认为:“小说更多的努力,在于创造‘个体属性’,而独特的故事模式,使小说具备了‘不确定性’的伤感,更接近生命虚妄的本质。”

《告别的夜晚》中的主人公身份各异,表面上并无相似性,但随着叙事的深入,读者就会发现他们都被生活的“不确定性”所困,渴望摆脱日常生活的困境。王瑢也正是精准地抓住了“不确定性”,揭示了市井生活的真相。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