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我导诊""微信评价医生" 今在市十医院首次开启
"这是我们第十人民医院上上下下讨论时,医护员工们留给自己的一个问题。"一名院领导坦言,为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营造和谐医患关系,近年来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院和医生都做了大量努力,通过建章立制的方法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行为,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事实上,"主观愿望"与患者实际感受之间的落差还是明显存在。
今天,市十医院发布官方微信服务号,在国内首次开启"手机自我导诊"和"微信评价医生"等功能。而与其他医院推出的一些微信服务号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服务号彰显"全流程"特色--从就医前到就医时、就医后,针对患者的每一个"焦虑点"推出专门的解决方案,令人耳目一新。
项目设计"动因"
项目设计的"动因",起始于今年初医院管理层的专题调研。通过患者调查、深度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他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研究结果,即患者的就医体验取决于最初预期与实际感受间的差值,而传统的改善每个环节服务水准的方法,囿于孤立和静态,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则是针对就诊全过程中的"患者焦虑点",逐个予以"消除"。
比方说医院排队。从经济学角度看,医疗服务的供给永远是稀缺的,排队等候无法避免。调研中,更多的患者明确表示:我们不害怕排队,只怕不知排多久,有没有人插队。排长队只是患者就医过程中最为直观和常见的一个焦虑点,类似的点遍布从就医前、就医时到就医后的所有时间段。
从其他服务性行业改善消费者体验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市十医院领导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初步设想。为此,院方对近3年来院就诊的数据作了分析,证实患者中有44.6%在50岁以下,他们使用移动互联技术不存在较大的技术和观念障碍。借助最新的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来消灭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焦虑点,成为医院这半年里的一项工作核心。
微信服务号给力
第十人民医院的服务号彰显了"全流程"的特色。
■就医前"焦虑点":该看哪个科?哪个专家比较好?预约和取消是否方便?有停车位吗?
十院官方微信服务号建立有门诊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自助预检系统,通过选择系统预设的症状与体征关键词(如头痛、胸痛、腹泻、消化不良、乏力等),就能给出具体的就诊科室的建议。为保证预检的安全性,系统在第一推荐科室的基础上,会给出第二或第三就诊科室。
为了在院方已有展板、显示屏、网络、电话等发布的专家医疗特色和门诊时间之外,多一个"第三方"作为选择参考,十院微信服务号作了大胆尝试--与医院官方网站的"专家在线评分系统"无缝连接,实时显示专家收获患者"赞"的数量和评价,让人们预约专家门诊前,可以先看看专家的口碑和"人气"。
指尖轻触就能完成专家预约,到了预定时间直接去医院自助挂号就能就诊。如果临时有事无法就诊也没关系,提前一天登录微信,同样是指尖轻触就能完成预约取消。
微信服务号还与医院停车信息系统对接,求诊者到医院前能通过手机实时了解空停车位数量。
■就医时"焦虑点":前面还有多少人排队?抽血(拍片、做CT、做磁共振、取药)在哪儿?
十院有了微信服务号,患者和家属可在医院附近转转,或喝杯咖啡、吃块点心,微信会实时告诉你第几号在就诊,前面还有几个人。
医院各功能区有严格的划分,尽管在各关键部位都设置了醒目的标识,但总有挂一漏万之处。于是乎,拿着检查单、化验单、收据到处询问某科室怎么走,俨然成了每家大型医院都难以避免的场景。关注了十院官方微信服务号的患者,就完全可以通过院内导航界面输入"拍片"、"抽血"、"CT"等关键词模糊查询,系统将为患者"指路"。
■就医后"焦虑点":什么时候能拿到检查报告,在哪里拿?得了这个病,日常生活和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相当数量的检查,尚无法当天拿到报告。这一就医后最大的"焦虑点",也被十院微信服务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到了约定出具报告的日子,无论何地只要能登录移动互联网,就能在手机屏幕上直接看到报告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点击预约复诊的专家门诊,原先的焦虑就在轻点手机屏幕间消释了。
为解决知名专家的时间总是有限,不可能与每位患者都面对面长时间沟通的矛盾,十院官方微信服务号又独创性地增加了专家健康教育视频。每一位专家都针对学科领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与日常保养注意事项录制了讲课音频或视频。患者就医后轻点鼠标,就能身临其境地聆听专家的讲课,这比沉默的文字鲜活了许多。
下一步,十院微信服务号还将在就诊信息大数据和疾病知识库的基础上,设立个性化的复诊提醒系统。到时间,服务号会自动推送消息,提醒患者去医院复诊或配药。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