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头条丨完成这部谭其骧的书,是出版人的使命

2023-04-08 14:19:19 来源: 百度新闻

谭其骧先生出生于1911年,自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权威的里程碑式著作,谭先生对于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作为图书责任编辑,能够参与出版《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是我的荣幸。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谭其骧 著

葛剑雄 孟刚 选编

中华书局

■ 选题:共同的呼声

近年来,历史地理领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多位名家都出版了面向大众的讲义类图书,皆广受好评。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第一人的谭其骧先生,却一直没有一本面向大众的书。谭先生的学术地位如泰山北斗,他的著述博大精深,是每一位从事历史地理领域研究的学者不可不读的著作。但由于多年心血均投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巨大工程,谭先生生前并没有将精力用于经营自己的专著,主要论文均结集于《长水集》和《长水集续编》,身后则由葛剑雄教授主持编为两大卷《谭其骧全集》。对于刚进入历史地理领域的学生,以及更广大的对该领域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来说,读全集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谭先生出版一本结合专业性与可读性的精品学术大众化读本,就成为学术界和大众读者共同的呼声,也成为我们出版人的使命。

谭其骧先生

这个选题的价值一目了然,困难在于谁来编以及怎么编。谭先生已经去世,以他的学术地位,其著作势必不能随意编选,否则既不可能获得家属的同意,也难获学界认可。而在所有的编者人选中,葛剑雄教授可能是最合适的一位。葛剑雄是谭先生两位开山大弟子之一,曾长期担任其学术助手,在谭先生去世后继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谭先生文集的编定和身后诸多事宜,均委托葛剑雄主持。论及弘扬谭先生学术之热情,对谭先生学术理解之深入、著述之熟悉,可以说无出其右。

2021年是谭其骧先生诞辰110周年,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举办纪念大展,我也参观了展览,并与葛老师说起是否可编一本《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让更多人了解谭先生的学问。此前,我作为责任编辑出版了葛剑雄教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获得多种重量级奖项并实现一年内四次印刷,我对书稿精耕细作、全力以赴的态度获得了葛老师的肯定。这次关于谭其骧先生“十讲”的选题构想也有幸得到他的认可与信任,并联系上谭先生哲嗣谭德睿先生,顺利获得授权。2022年是谭其骧先生逝世30周年,我们约定要在年中推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作为对谭先生的致敬与纪念。

■ 内容:涵盖了最重要的话题

选题确定后,我与葛剑雄老师反复沟通“十讲”选目内容。在对谭其骧先生著作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梳理基础上,葛老师精选了最能代表谭先生成就、主题相对完整又比较接近大众的内容,汇为十讲。必须强调的是,这十讲绝非简单的十篇文章,不是将《全集》中的文字简单抽出来,而是将同主题的几篇文章、讲座发言稿,乃至《中国历史地图集》等书中的相关论述有机结合,精心架构,使每一讲都尽可能全面地体现谭先生对这个主题的研究成果与观点,更具代表性,同时也更接近大众,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与接受。在这个过程中,须十分注意多篇文章结合成一讲时的衔接与前后照应,使最终呈现的文字有机融贯,自然流畅,而没有生硬拼接之感。

最后商定的目录,前加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随后从最宏观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历代政区,到历史地理研究发凡与七大古都,再到相对具体的马王堆地图、黄河、云梦泽水系,以及上海的历史地理,可以说涵盖了历史地理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以及谭先生的独到研究成果,许多论述对当下仍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葛剑雄教授邀请史地所孟刚老师加入编者队伍,从选定篇章的文本提供,到书中增加数百处今地的标注,再到打造过程中反复商讨的许多细节,都是孟老师不厌其烦地逐一处理,可以说没有他,这本书是无法以现在这个高度面世,更不可能在短短半年间就成其体制规模的。

■ 细节1:为长文分段、拟标题

谭先生的文字清通晓畅,无佶屈聱牙之病,此次所选多为讲稿,更是亲切可读。然而,谭先生文中的信息量极为丰富,对他而言信手拈来的知识点,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能就是需要反复用力咀嚼才能消化的“超扎实干粮”。因而,除了逐条核正引文等基础工作之外,作为编辑,我所致力的方向主要为以下两点,即如何在保持谭先生文字原貌的基础上,做到既体现本次选编的新意与价值,又尽量为非专业读者扫清障碍、提升阅读获得感。

一是为较长的篇章分段,并设计小标题。

书稿第一讲、第三讲原先均无二级标题划分,第四、第五、第八讲虽有二级分段,但仅名为“上下篇”或“一二三四”。在书稿打磨过程中,我和主编反复沟通,逐一设计分段,并拟出标题,力求让读者通过目录就能知晓这一讲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时也能更有节奏感,更便于理解与掌握各讲精要。

比如,第一讲分为: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二、 理由与标准。又在“二”之下设计4个三级标题:(一)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作为中国的范围;(二)不能拿今天中国的范围来限定历史上中国的范围;(三)不需要与中原王朝扯上关系才能算中国;(四)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贡献很大。

又如,第四讲原仅分为上下篇,且下篇长达20页,一气读下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是很辛苦的。现为上篇加标题“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下篇加标题“人口、政区、文化探讨举例”,且加设三级标题“(一)区域之间不同时代的人口比较”“(二)非常时期的移民动向举要”,并于(二)下分设四级标题——1.秦,2.汉,3.两晋南北朝,4.隋唐。第五、第七、第八讲等多处均照此原则设计。

这个过程,现在回顾叙述,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当时做起来却着实费工夫。如前所述,对谭先生而言信手拈来的知识点,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是知识盲点,偏偏我又是个先天方向感极差的人,审读书稿时更加吃力,经常看着那么多行政区划在那么多朝代的纷繁递变,或者黄河下游河道在各个朝代的各路变化而头晕眼花,不得不停下来仔细梳理,才能厘清脉络,确定自己的理解没有错误。这一过程必须仔细揣摩、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节奏与气息;同时,按葛老师要求,标题文字尽量择选谭先生原文,保持文脉的连贯。

■ 细节2:谨慎配图,提供丰富信息

这是一个读图时代,不过,对于《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这样的书,我想它的读者更希望的是获得信息而非欣赏美图,因而图片的设置应当配合文章,绝不能画蛇添足、打断文脉。我为这本书设计的信息增量包括两部分,一是历史地理,二是谭其骧先生本人。

先说第一点。谭先生文章原稿中本就附有部分配图,但时代久远,原文件早已丢失。如果从之前出版的《谭其骧全集》中翻印,质量肯定成问题。因此,我们邀请复旦大学史地所鲍俊林研究员用专业软件,将稿中每一幅图片均据原图重新处理,务求既保证准确度,又具备清晰度。另外,对个别当年未附图片而我们当下能够获得合适插图的篇章,则在征求专家意见后增设插图。比如第六讲《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及其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中,因谭先生原稿是发表在《文物》关于马王堆地图的专刊上,文中不必特地再放地图;但单独成文时,没有图片,就会给读者带来不便。所以我们增加了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的复原图,以便读者图文对照。但这样的设置不多,总体是持谨慎态度,尽可能保持谭先生文章的原貌。

而第二点,关于谭先生本人的图像,则是全部设置在文章之外,不破坏原稿本身的结构。全书十讲,加附录共11篇,我们设计了11个辑封。每个辑封放一幅谭先生的照片,从年轻至晚年,从生活照到工作照,呈现谭先生的更多侧面。11张照片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但如果能找到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则以匹配内容为主。比如第一讲《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是谭先生在主持《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工作时的总结与思考,我们就选用了谭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同事们研究《中国历史地图集》修订时的工作照。每幅辑封图均有图注,辑封背面则设置本讲说明,大致介绍这一讲文章来源等信息。

辑封图和正文一样,采用黑白印刷;而在书前,我们还设计了六幅彩色插图,包括1930年谭先生的大学毕业照、年轻时长身玉立的肖像照、晚年在寓所和在海外的生活照、本书第九讲《云梦与云梦泽》的手稿照片,以及谭先生的书法作品。在学习历史地理知识、领略学术路径之外,瞻望谭先生的风采、了解他工作与生活的更多侧面,我想也是很多读者的愿望吧。

■ 细节3:第二讲附录移至文末

现在书中的附录《历代疆域政区概述》,原为第二讲《中国历代政区演变概述》的附录。这部分内容系从《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谭先生撰写的图说汇编而成,此前散于该书中,从未合为整体。其实,在审稿过程中,我曾考虑删除这部分内容,因为它实在太长了,整整106页,几乎占据全书的1/4,加在第二讲之后不仅显得头重脚轻,而且打断了十讲的阅读连续感。但经过与葛老师、孟老师多次沟通,我明白了这一部分不仅按朝代逐一介绍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极便于读者检索使用,而且体现了谭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了然于胸的熟悉程度,以及高屋建瓴、宏观统摄全局,逐一梳理的非凡学术能力。

确定其具有极高的价值,应该提供给读者,那么就得设法消减前述负面因素,让它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最后,我们决定将之移到最后,作为全书的附录,同时通过设计表格等方式,使相关地名及政区沿革的表述更为明晰,篇幅也得到了压缩。

■ 细节4:核改“今地名”

书稿中所收文字均撰于20世纪,有八九十年代,也有五六十年代,文中提到的地名,自然是当时的行政区划。虽然我们的原则是尽量不改谭先生文字,但按历史地理的专业要求,在古地名后多附“今地”,书稿中出现极多。如不加处理,既不符合当下出版规范,也会给读者带来不便。与主编反复商议后,决定将“今地”按最新的行政区划逐一核改。这个工程相当浩大,孟刚老师为之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同时我们特邀史地所马孟龙教授作为外审专家,给予了许多宝贵建议,尤其对附录中的秦汉部分做了极为仔细的校订。最终地名相关的修改当不下数百处,直到付印前最后一道校样,仍有新的补充与修改。

谭先生文章成于数十年间,注释体例多有不同,大致是传统学者风范,以简明为主。此次我们即根据谭先生最主要的风格,统一了全书各篇注释体例。另外,如第十讲中第三节“海陆变迁”中,“从五世纪到十二世纪,约八百年间”一句,有脚注“应改为从四世纪到十二世纪约九百年间”,这是谭先生后来的修订,现在我们即径改入正文,既体现谭先生意愿,也避免烦冗。

其他的细节打磨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欣喜的是,所有的工夫都没有白费,《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上市当年即登上多个好书榜。而这本书于我最大的意义,则在于它是我在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事实上,除了选题策划之外,这篇编辑手记中记录的所有打造过程,都是我在离职后的业余时间内完成的。非常感谢书局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感谢谭先生家人和葛剑雄老师、孟刚老师的信任,让我能够把这本书做完,不留遗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本文作者:郭时羽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