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频频导致内涝 城市发展不能只顾"上半身" [组图]

2014-07-15 16:53:16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image 

2012年07月21日,北京,雨中的北京国贸三期。当日北京出现的强暴雨为61来年最大降水。

image 

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降暴雨。朝阳区北苑家园望春园小区西门积水严重,一名外国男子干脆在积水中游泳。

image

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降暴雨。广渠门桥下有一男子被困在水里淹死。据悉。该男子为江苏人,年龄34岁。

image

5月的暴雨导致深圳150处道路积水,约2000辆汽车被淹

    东方网记者龚萌欣7月15日报道:过去我国水灾的主要防御对象是大江大河,但近几年城市内涝的话题被频频提起。今年以来,深圳、湖南凤凰等地均遭受几十年难遇的大暴雨袭击,造成较为严重的内涝。2012年北京的暴雨更是留下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惨痛画面。

  暴雨会造成“很可怕”的后果,暴雨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城市交通瘫痪,由此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建设误区必须尽快摆脱。

  大城市频现内涝 水淹囧图引发热议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大雨导致一名越野车司机在立交桥下的车内被淹死,这场惨剧当时引起高度关注,有人甚至发出“北京只能看上半身,下半身超烂”的言论。北京立交桥、地铁等处严重积水的照片随即在网络上热传,成为网民批评、调侃的话题。

  今年,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深圳两次遭遇“水漫金山”。3月底一场暴雨造成深圳200处积水内涝,部分河堤坍塌损毁。而5月的暴雨导致深圳150处道路积水,约2000辆汽车被淹。在这场暴雨中,深圳市200多个地点出现了内涝,很多街道成了河道,车辆熄火,人们不得不徒步淌水回家,就连刚刚建成4个多月的深圳新机场也被网友戏称为水帘洞。

  城市排水系统露怯 只缘建设标准太低

  “年轻”的深圳在3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来袭时严重瘫痪,市内出现200多个内涝区,给市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深圳为何会在这次暴雨袭击后出现如此大面积的灾情?

  深圳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调研员陈筱云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曾说,上世纪70年代末,深圳建市初期参照了前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对排水管道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来建设的,相当于每小时降雨强度约为50毫米。这样的城市排水能力,碰上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时,产生200多处城市内涝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和深圳的排水系统相比,北京的下水道更是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2012年那次暴雨除了降水量较大之外,北京排水系统排水标准不足、设施老化、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排水系统不健全、城市建设引发积水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为次,北京市水务局表示要在2015年前把城区71座下沉式立交桥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提高到抵御50毫米降雨的5年一遇标准。三年后城区将不会再轻易出现一场急雨后,立交桥下水淹汽车的场面。

  缓解城市内涝困境 发达城市或可参考

  和国内城市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德国柏林虽然也曾多次经历特大暴雨,但却几乎没有涝灾发生。

  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注: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

  以巴黎为例,其下水道甚至成为旅游胜地。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统配备了电脑控制,还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以及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等等。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

  法国作家雨果曾写到,下水道被称作是“城市的良心”。良心不仅需要时间来检验,更重要的是诚意。如果把城市地上建设比喻成“上半身”,那么下水道这个“下半身”建设更需要用心维护。每次暴雨对城市来说都是考验,做得好才不会在遭遇暴雨时屡屡瘫痪,才能造福子孙,让下一代做到真正的安居乐业。

image

巴黎排水系统

image

巴黎的排水系统

 

相关热词搜索:上半身 城市发展 暴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